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

讓人失望的《情約一天》


  聽見身邊很多朋友,都說電影《情約一天》(One Day)非常感人好看。不少看後還直奔書局,買下David Nicholls的原著,再過其小說癮。聽了那麼多吸引的評語,興緻大起,惟有走入戲院, 一解戲癮。

  自己看電影,不會先看影評,對這齣《情約一天》的情節,之前並不知悉。看了十多分鐘後, 在我腦海閃起的,是十多年前梁家輝和袁詠儀主演的港產片《年年有今日》。梁和袁邂逅在六十年代的某一天,並發生了關係。梁其實已婚,但每年的那一天,還是跟袁私會,就算袁結婚後,也不例外。兩人的戀情,就是這樣模模糊糊地似斷還縫。直至雙方的婚姻起了變化,對感情的投放再三思考,才得出甚麼才是對戀人和婚姻伴侶的愛,前前後後經歷了30年的光景。

  因著《年年有今日》的緣故,自己對《情約一天》不是看得很投入,心感這個橋段,是來自一部中年港產片,不算完全創新,只是看電影的人,很多都忽略或忘記了。當然,這個籠統比較也不完全合適,《情約一天》中Emma Dexter 兩人的遭遇和情節,跟《年年有今日》的梁和袁,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之處,觸及的社會景象也很不一樣。我也不是說《情約一天》是一無是處,像令人陶醉的英國和法國古舊風味、 寫實的民間生活、Emma在逆境中的奮鬥、Dexter的自私跌宕,其實都算有一定特色。

  但故事最終的編排,是令人不能理解的。不是每齣愛情電影都需要大團圓結局,《年年有今日》不是大團圓結局,《麥迪遜之橋》也不是大團圓結局,但觸動人心、營造傷感和催淚彈,也需要一種讓觀眾感觸的淒美。直覺上, 《情約一天》想植入一種日韓電影的煽情,但坦白說,有心無力。看《向左愛向右愛》、《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》,會看得人很眼酸,但《情約一天》在這層面上,功夫無疑不足,畫面交代過快,至少沒能感動我。演員的輪廓不夠親切感,可能是原因,畢竟日本人和韓國人是黃皮膚的臉孔,對東亞地區的觀眾代入感更強烈。

  若果觀眾認為Emma Dexter 的互動發展,是帶出人們追求靡爛物質生活的精神貧乏,幸福生活其實不需要開蓬跑車,不需要社會名氣,不需要奢華,簡單生活便是一種美,這個訊息也傳遞得不甚清晰。也許是導演太貪心,所有想法都想包涵在電影內,結果是每一個環節都成了不足的地方。看得出佈陣,卻是太過平鋪,沒有神彩。想追求平淡的美,我更欣賞日本電影《花水木》那份詩意。同樣是講述一對戀人縈繞十多年的波瀾,《花水木》的意境和畫像吸引得多。也許近年對日韓電影有偏愛,對西片真的太嚴苛。

  《情約一天》只算是一齣配上日韓式煽情口味的《年年有今日》,最美的,是歐洲味濃的景色,其他地方缺憾太多,可賞性一般而已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其實《年年有今日》都是改編自美國話劇,大家抄來抄去,舊酒新瓶..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Danny兄,多謝你的補充,像電腦一樣的記憶,厲害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