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

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

  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是龍應台最新的作品。

  它是一部很有野心的作品,龍應台嘗試以口述歷史的手法,配合細緻感人的文筆豐富的研究材料,寫出一幕幕觸動心靈的歷史情景。龍應台寫出來的文字,的確很有力量,似輕還重的文筆,把40年代的不少令人唏噓感慨的前人罪行,一段段呈現在讀者面前。單是「大江大海」這四個字,已經充滿大時代洪流的感覺。使幸運地不是在戰火下成長的一群,有機會感受一下戰爭帶來的傷痛。

  書中的主線是把不同地區、不論國藉的戰爭受害者的遭遇和故事鈎劃出來,他們主要為台灣人,但亦有澳洲人、美國人和日本人。最先的故事是龍應台本人,作為戰後的一代,她回大陸尋回哥哥和父親的家人,這個部份寫得很不錯,特別是描寫自己走著母親走過的道路,充滿時空交錯的震撼。後部份則通過一些訪問、日記或網上文章等提供的材料,為這段時間空間做一個歷史見証。這個半文學、半口述歷史的結構成了作品的基調。

  然而,問題這就來了。文學是文學,口述歷史是口述歷史,文學加上口述歷史就不清楚,還算不算是歷史了。文學往往是主觀的;而口述歷史的材料,在使用時還得反覆考量可靠性,才可採用。如果口述歷史不作考究,再加上主觀的文學修辭,那作品便會出現很大的偏頗。書中大部份被訪者是台灣人,他們多數已是古稀之人,沒有任何政治利益,觀點算是客觀,沒有偏頗。但如龍應台所言,這只是「失敗者」的故事,是不是就能代表這個40年代的中華民族的血淚史,我抱有懷疑。

  「勝利者」和「失敗者」只是政權上的分野,在中華民族的層面上,內戰並沒有「勝利者」,這點在書序亦寫得很清楚。以台灣人的感覺,標榜為「失敗者」的歷史是狹獈了一點。以濶一點的民族觀而言,撇開政治,大陸的民眾其實也是「失敗者」,他們的觀點也應該在「大江大海」內,這方是不偏不倚的口述歷史紀錄。

  另外,「一九四九」這四個字也是用得有點離奇。書中講的是抗日戰爭、在新幾內亞的太平洋戰爭、東南亞的戰爭與及國共內戰。大部份的材料其實都不是與國共內戰相關的。那「一九四九」這四個字有甚麼含意?是有助銷路,還是政治表態,我也想不通。若果龍應台認為一九四九年共軍取得政權是之前的戰爭延續,因此以此作背景,那這個觀點也未免太短狹了,國軍戰敗是有更長的歷史因素。這些在著作裡並沒有認真討論。

  而在個別部份的立論上,龍應台亦有不客觀的地方。如她說到長春幾十萬人被圍城餓死時,她不屑共軍的「勝利宣言」,只點提佔領土地,而涼薄地看待死去的長春民眾。但她並沒有同時批評蔣總統,不願採取速戰速了結的方法去處理長春戰事,而是綁架著幾十萬人的性命陪著國軍戰敗。龍應台有談到歐美國家知道不能戰時,大多投降,減少人命損失,香港如是,新加坡如是。那麼長春這幾十萬人是死在那軍手上,是共軍,還是國軍?龍應台並沒有答案。

但這些少觀點並不是否定這部書的閱讀價值,它還是一本值得看的書,畢竟它把戰爭的悲傷一面,感人地傳送給讀者。只是在閱讀之餘,我們還需真正掌握書的內涵,那些是好的部份,那些是偏頗的觀點。最後一提,此書的黑白相片很有味道,黑白菲林帶出來的效果還是那麼震撼。真的有很大的衝動立即放上一卷黑白菲林到相機上,為這一個時代也做一些光影見証。

1 則留言:

  1. 沒有辨別能力的人看這種書,就是被洗腦而已,無奈的是大多數的人都是沒有辨別能力的,我也是其中一個,還好有李敖出聲,真沒想到龍應台也是粉飾歷史一族,唉~本以為沒幾個人能注意到這件事情的,想不到還是有人可以看出其中端倪,真的厲害。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