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27日 星期一

林鄭月娥的掩眼法

  沒有太多人預計,尚餘一年任期的曾蔭權政府,會充滿鬥志和目標去完成工作。對一眾司局長官員也完全不予期望,但林鄭月娥似乎是例外的一名。

  上週五 (2011.06.24),練乙錚在《信報》提到政府在管治失效、頻頻出錯的情況下,只剩下林鄭月娥一名女流之輩力挽狂瀾。李先知同日在《明報》也點評林鄭展現戰意處理僭建問題,試圖扭轉日後當官的命運。號稱「好打得」的林鄭,的確算是近期還有曝光勇氣的官員之一,所展示的魄力和決心,比詞理欠奉的林瑞麟優勝得多。但若以這片面的感覺,來認定林鄭能幹,替在她的履歷表上加分,則似乎不理解香港當前的問題,和各問責官員的權責。

  眾所週知,現時香港最迫切的問題,是住屋。樓價高升,房屋短缺是大眾認定和官員同意的主要原因。談到房屋問題時,往往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出來接招。但實際上,我也理解鄭汝樺只是一頭代罪羔羊,事關土地開發和應用,是歸林鄭月娥管理。香港房屋間題,源於土地不足的話,身為發展局局長的林鄭責無旁貸。上年施政報告,曾蔭權的劣質交差作品「置安心」,到今天還未有看見具體的選址建議及時間表,樽頸口,無疑在林鄭那邊。土地不足,民間紛紛提出聲音,希望發展局積極研究把市區空置或使用率低的工廈,改變成住宅用地。又或者有一些更前衛的想法,要求發展局對郊野公園的佔地比例,作出更符合社會需要的重新考量。這些相形重要的課題,林鄭一律採取時運高的態度,沒有交功課的意向。

  林鄭豈是笨人一名,大量增加土地,只會影響到地產商的情緒。民生議題,怎樣嚴肅重要都好,大老闆的蜂巢,是捅不下去的。於是大方向,更重要的工作便擱在一方,在抽屜內找出一些釘契數年的僭建問題,來一展身手。這種心態,無疑是沒膽量挑戰武林一流高手,而找一些二三流劍客,強裝「好打」的行徑。林鄭的選擇性跟對手決鬥,非但不應給予正面評價,而且更應質疑動機。把曾蔭權的「置安心」計劃,掃在一旁,土地不足的歸根究底問題,置諸不理,不是急市民之所急的官員,還配上能吏的牌匾,是極度的諷刺。消防員在大火出現後,不去救火,而是去巡查防火設施是否足夠,那也算是盡忠職守、刻盡己任嗎?

  林鄭真正令市民氣憤的地方,是她找一些不是水滾燙瀉的議題,試圖証明自己「好打得」,而沒有進入火場的勇氣。若果政府公認「好打得」的林鄭,也只是採用掩眼法來證明自己的身價,而沒有跟地產商討論解決問題的決心,這道「好打得」菜式,沒有任何推銷的價值。香港人也無需相信任何無聊的叫喊,這等話語一點意思都沒有。



林鄭月娥真是「好打得」嗎?(相片來源:維基百科)

張維為與《中國震撼》

  恕自己孤陋寡聞,第一次看到張維為教授的名字及其著作《中國震撼: 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》,是在信報博客區 Paul Peng 君今年56日,一篇題為《中國和中共均無崩潰之虞》的文章。

  Paul Peng君這篇文章,容後再談。上週張維為教授來港,舉行了一個座談會,不少政圈中人和學者,皆有出席,當中也不乏來自台灣的學者。張維為教授現於瑞士日內瓦任教職,到過牛津大學任客席教授,曾到訪超過一百個不同國家觀察和體會,《中國震撼》一書是他多年來的一些學術觀察和心得。外表年青有為,談吐溫和的張教授,不論你是否認同他的觀點,那份謙謙學風,已值得今天在香港的不少學者學習。自己親自聽過課和演講的大陸學者,包括已成了名的林毅夫、李稻葵、武常岐、高華、張鳴,他們確是有一種學者的魅力。林毅夫對大陸農村政策研究,獲得充份認同,令他得以外放到世銀出任首席經濟司。張維為在座談會上展示的優雅和正面面對刁難提問的學者作風,替大陸學者在國際學術舞台,取得更大的肯定。他日有否機會在更寬敞的國際舞台「表演」,有待日後的發展機緣。

  張維為的《中國震撼》,說的是中國模式的國家現代化發展模式。根據張維為所歸納的見解,中國模式的獨特性,在於:1)沒有西方市場化、私有化、政治民主化的西方框架元素下,完成主要城市的現代化; 2) 沒有通過殖民制度或戰爭方式,賺取國家的第一桶金;3) 國家的建立,依賴的,是中國悠長歷史的文明。書中採用了很多數據和歷史事實來印證張的看法,而且也提出不少論點,來反駁西方社會普遍對GDP per capita的錯誤觀念,堅尼系數對理解中國的不足之處,與及以一個平均數來理解中國的疏漏。這些非常有深度的見解,皆比Paul Peng君借張維為的書, 單獨地化成政治話語,表述「中國和中共均無崩潰之虞」,來得有意義得多。

  國家富強和現代化,是政治家必需解決的問題。歷史所啟示的國家建設,是建立在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權手中,而不是軟政府。英、美等西方國家皆以專制的手段來建立國家財富,當中也包括殘酷的戰爭。當財富漸漸凝聚,階級利益便需由私有化、政治方法來維持。私有產權和民主選舉是果,不是先決條件和催化劑,這解釋了前蘇聯和東歐國家,不能依靠全面市場化、私有化、民主化,來完成國家的富強。亞洲的失敗例子,更包括菲律賓、印尼、泰國、印度等。張維為試圖以真實的例子,來說明中國依靠強勢政府建設經濟的模式,效果比其他失敗的國家有效得多。

  中國也幾乎是一個特別的例外,沒有依靠戰爭來賺取第一桶金。新加坡是另一個例外,不過人口規模不能比擬。但張維為沒有說清,第一桶金是受惠於美國人的懶惰,不肄生產,讓中國得以和平的渠道,開始成功累積財富,是一個很大的歷史偶然。美國人不疏懶,中國沒有快速爬升的空間,這個中國模式也一定沒有這樣震撼。受惠於這股經濟急升,中國農村的赤貧問題解決了。張維為以民主制度下發展的印度,生活在孟買貧民窟內的賤民來作相比,中國算是成功走出滅貧的第一步。

  而中國幾千年歷史文化,人民有一種特別的家庭凝聚力。到外省打工的民工,寄錢回鄉建房子,幫家人改善生活,是為一種生活方式。國家身份的建造,由一份古舊的文明開始,而不是民族主義的抬頭。美國的華盛頓、德國的俾斯麥、蘇俄的列寧都是以一種民族觀念建國。追求烏托邦的毛澤東是這類領袖,他失敗了,鄧小平改以經濟牌來建設國家,取得了很驕人的成功。中國的民工寄錢回鄉文化特性,也有利政府,以相似手段運用沿海省市的經濟成果,來建設中西部內陸省城。這種一塊版塊,幫助另一塊版塊的特性,也只有在相同文明的基準下,方有可能發生。在歐盟的同一雨傘下,西歐國家幫助東歐國家,是絕無僅有的。

  張維為的講述,其實深入淺出,不難理解,也相當有助中國人或外國人理解中國選擇了的行車線。而他對數據容易產生對中國理解的盲點,也有深入的解說。首先,張不建議依賴 GDP per capita 作分析基準。GDP有價格因素,東京的飯價貴, GDP 水平自然高,十數年前的彭定康也曾犯下相似的錯誤假設。較客觀的方法,是以購買能力作比較才算公平。以此作基準,中國在 90 年代已超越日本,今天將直迫美國。以堅尼系數來理解中國貧富懸殊問題也有偏頗,堅尼系數只分析收入分佈,不考慮財富資產。不少城鄉人士在住房改革時,都獲得房子,若考慮這些因素,貧富懸殊的問題不是堅尼系數所示的差異。而以平均 GDP 值來衡量中國,也會有很大的理解偏差。沿海一帶的版塊,生產能力高,一些地區的人口和生產值,已超越歐洲一個國家的水平。以平均 GDP 值來考慮中國的國力,會是一種誤解。

  但張維為對於政治改革的論點,則比較含糊。政治民主化,多黨制,都不是他的禁區,但逐步走的維持經濟穩定模式,還是主調,政治改革,仍是實事求是,不宜急進。他多以良好管治(Good Governance),和差勁管治(Bad Governance)來分辨,表示差勁的民主制度和管理,對民生沒有好處。在座談會時,張維為也多番提及柏拉圖和 Aristocracy ,這似乎是張認為可以緩慢走向政治民主化的論據,因為柏拉圖對 Democracy 沒有好感。Aristocracy也是一種很理想化的制度,它需要由一個 philosopher king 來統領,而一切執行者都充滿智慧,沒存私心。今天的中共,實在很難保證領導班子,一定是 Aristocracy 。考評、選拔,永遠逃不開私心,像今天的低透明度狀況,人民無法獲得保證,中共每次都做了正確的決定。縱使張維為對中國模式的觀察和見解,有一定說服力,但在前進的一步,怎樣走法這問題上,張維為的 Aristocracy 之說,甚有空談的味道,柏拉圖不在人世,世俗之徒來考量誰是 Aristocracy 的核心,往往只會有世俗的結果,而不是完美的結果。

  實際上,另一位談論中國模式的學者鄭永年,其著作《中國模式:經驗與困局》,考量的地方和提出的建議,就更具遠眺的感覺,也更從理論出發。鄭永年認定政治改革和多黨政治,是一個成熟體系最後的出路,中國不會例外,故此需要在實踐上做好準備。鄭永年的著作,格式較嚴謹,也沒有張維為那麼多的生動例子,明顯著眼不同類型的讀者。我也很期待張維為的下一部著作,會不會對鄭永年的中國模式政治改革論,有甚麼更具體的看法。

  當然,沒有水晶球,任何人很難預測弔詭的政治發展。但今天以張維為的《中國震撼》來認識中國模式,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。


張維為的《中國震撼》,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介紹中國模式,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。

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

馬頭圍的日與夜

  落魄的馬頭圍,是一個沒有白晝的角落。

  一年多前,一幢嚴重改建的大廈,像一個衰弱倒下的老巨人,帶走四條寶貴的生命。好端端的一個房子,為迎合社會冷酷無情的需要,分割成一件件像點心一樣精緻的獨立套間,讓一家家在社會邊緣掙扎的個體,呼吸著侷促、微薄的空氣,承受著生活上的日削月割。

  這份週遭,也許比石硤尾大火後的災民安置,稍勝一籌,至少,缺不了四道牆、一個頂、獨立馬桶。但香港已化蛹成蝶,生活質素更上了幾十層樓,民間生活不是同時進步,是一個諷刺,也是一闕悲歌。在國金中心的倒影下,包涵的,是甚不人道的馬頭圍生活空間,這份成功,說不上是文明的成就,那只是由枯骨堆砌出來的謊言。經濟的成果,製造了的,不是安居樂業的笑臉,而是極少數福布斯名單上的字碼,根本不值得配上任何掌聲和讚賞。

  老巨人的倒下,人們還是沒有應有的反思。林太的決定,很簡單,太衰弱的,乾脆加速人道毀滅,一了百了。沒有人會以愛心,去關懷馬頭圍為甚麼充斥著令香港蒙羞的新品種房屋,或帶出一些想法,嘗試改善蒙羞類房屋住客的生活環境。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,只是不斷重複的故事。為政為官者,住在寬敞的房子,甚至僭建空間,卻無視條件差的新一代,彎著腰、綣著身子去睡夢裡繼續他們日間躲避的惡夢,是現代版的麻木不仁。他們關心紅酒、愛駒、權力,多於社會赤裸裸的不公義。馬頭圍只是一片長期在黑暗,沒人關心的泥土。

  林太的人道毀滅計劃,快不過祝融的步履。不像衰弱的老巨人倒下,卻哼起一陣懷舊的歌聲…………熊熊聖火,憐我苦痛多……這陷阱,這陷阱,這陷阱,偏我遇上……四張嘴巴,五條生命,又再在特色套間內犧牲。馬頭圍還需要多少生命的付出,才能讓人深切反省,金幣之下,是弱勢社群的血和汗,是被漠視的靈魂。請曾先生開腔慰問馬頭圍受難家屬,對不起,還是替金融界喊陣,來得實際。澳洲商機豈容錯過,錢永遠沒有人嫌多。陷阱、苦困、痛苦、壓迫,都是政府字典內查不到的詞語。精緻的馬頭圍套間,還是一部份人作息的地方,也是日日夜夜需要提心吊胆的地方。下一宗意外,會在白晝發生,還是夜深發生,我不知道,只衷心希望不再有下一宗的發生。但更應該關心的那些人,卻不知寄身於那裡。

  馬頭圍,你的真實名字是無奈。


更應該關心馬頭圍的那些人,卻不知寄身於那裡。(圖片來源:Google Maps)

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

范太的手信

  特首選舉的戰況,因著范太高調出來挑動戰程,越見精彩。唐英年和梁振英一下子都有被壓了下去的感覺。

  選特首,沒有選票的我,沒有參與的空間。只要令我生活得開心愉快,范徐麗泰、唐英年、梁振英誰當特首,只不過是一個名字而已,沒有值得關心的地方。有閒情日緻,看東坪洲的日出,啖嚐一下西貢的海鮮,到南丫島來個環島遠足,是不少香港人平實的期望。可惜,生活怨氣太多,對特首的人選總得有點想法。人氣甚高的范太,平地一聲雷的橫空出現,無疑令人對一個強勢政府的再誕生出現了希望。

  只是,相似的情況,已曾在董建華和曾蔭權身上出現。兩人上任之時皆是民望甚高,獲得市民的高度信任。只是後來越來越糟,片體鱗傷地離場。民望高低,不足以說明政治能力,之前已有兩發全中的例證,我不認同,今天的高民望是范太的優勢。相反,持著高民望,來重踏政治這渾水,而黯然離開的,先前已有一個陳方安生。已離場的范太,今天若果又來一招相似的千呼百喚始出來,實在只是學著陳方安生混亂的舞步。離場,就應一離到底,我不覺得范太有甚麼走回頭路的理由。

  而打出以基本法 23條立法作手信,來爭取中央支持的范太,在普通巿民的眼中看,也只是混賬的一著。今天經濟嚴峻、房價高企,要新政府來處理的事情,多得很。23條立法,是內耗很高的議題,對改善社會民生沒有得著。范太走捷徑高舉 23條來爭取中央支持,是漠視香港巿民的現況,也看不出一點對社會的愛心。自己很不明白,坊間對范太為何仍有奉若神明的想法。

  而更令我大惑不解的,是范太竟然以公開喊價的方式來叫陣,這的確奇怪。按道理,這些敏感的說話,交了心便可以。把底牌公開,他日也會沒有轉彎的餘地。范太的行徑,實在令人懷疑,她也沒有信心她的說話能直達到決策人的耳邊。最穩妥的方法,還是公開叫陣,所有人都會因此聽得清清楚楚。如果從這個角度去考量,我認為范太的實力不是想像中那麼高。

  從那一個角度去看,其實都找不到范太的優勢,和支持她的理由。但她的「手信」,確帶來了一陣子的混亂,令雙英都不知跟,還是不跟。但無論唐英年和梁振英怎樣回應,我認為范太都在燒自己的糧倉,她給我僅餘的好感,在今次之後,都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

范太以基本法 23條立法作手信,對解決社會矛盾沒有得著。

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

片長20小時的「電影」:《雅典娜》

  很少談電視劇,但這部韓國出品《雅典娜》,還是想說兩句。

  《雅典娜》片長20集,每集1小時,在衛視中文台68日開始播放前,已有幸看畢全劇。一齣講述恐怖份子的電視劇,製作相當認真,拍出來的畫面和節奏,比《職業特工隊》、《生死諜變》、《無間道》等電影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秀愛天使臉孔背後的殘暴,李智雅的冷艷,鄭雨盛出奇地年青俊秀的樣子,車勝元獨特的特務造型,全都充滿韓國特色。有拳頭,有枕頭,有愛情,有親情,有北韓間諜,有美國間諜,有赤祼祼的金權博弈,有觸及心靈底線的人性,既通俗富娛樂性,又有深層次味道,是一部片長20小時的「電影」。不追看全劇,也值得看一兩集,感受一下韓國人在影藝方面的進步。

  曾幾何時,香港電視劇手執亞洲牛耳,各地人士紛紛追看,今日墮落下沉,優秀演員不見了,甚至連一部有香港特式的劇集也拍不出來。自己已很久沒有完整地看過一齣香港電視劇,因為確實不好看。韓國人把南北韓間的政治張力,混合了亞洲人的價值觀念,成功憑《IRIS》創造一種韓式特務劇種,很有心思。韓國演員也很專業,《雅典娜》內的鄭雨盛、車勝元,甚至二線角色中的柳東根、金承祐,全都有一種演戲的細胞。香港的電視演員,戲都未有拍好,就說唱歌,做歌手,開演唱會,簡直是侮辱觀眾。

  南韓政府十多年前,為著急起直追,辦了很多教授正統演藝課程的大學,培訓前線和幕後人材。香港政府甚麼都沒有做過,大官們可能還只是停留在《狂潮》、《親情》的成功,盲目相信市場自由競爭和調節,而不知道《大長今》、《藍色生死戀》等韓劇,早已遠遠超越本地電視台的水平。

  今天看《雅典娜》,除卻欣賞內裡的精彩,隱約感受到的,是一份城市下沉的無奈。


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

見證百年轉變的《巨流河》

  不是大江,不是大海,只是一條寂靜無聲、把百年轉變看在眼裡的巨流河。

  年逾八十定居台灣的學者齊邦媛女士,以家鄉巨流河為背景,寫了這部記憶文學作品《巨流河》。這部著作已出版了一段時間,甚至比題材相似的龍應台著作《大江大海1949》還要早,在書局內也曾吸引過我的注視,可惜我對《巨流河》台灣版產生了主觀的錯覺。書內文字排列稀疏,書本紙張似乎是過厚了,有一種製造重量來證明份量的感覺。今年初,看見簡體字版發行,書的身型纖細了,價錢也變得相宜,沒有更多的考慮,便成了書架上的收藏。

  看畢全書,不得不承認,當初的感覺錯得很厲害,齊女士這部《巨流河》是一部充滿內涵、有感染力、不靠煽情、不談政治得失的民間文學著作,讓讀者深深感受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,為中國人民所等來的傷痛。留意到一些龍應台的支持者,說《大江大海1949》是一部跟《史記》相似,揉合史實和文學的匠心作品。但若拿《大江大海1949》跟《巨流河》的文學格調相比較的話,龍應台支持者的說話,看來沒有站得住腳的地方,匠心作品不會大量存在,《大江大海1949》跟《巨流河》差得遠遠矣。

  齊女士的父親齊世英是東北軍閥張作霖的部下,1925年齊世英跟隨郭松齡兵諫張作霖,卻敗於巨流河一場戰役, 郭松齡夫婦被處決,齊世英被迫流亡。《巨流河》書名的由來,是那場失敗的兵諫,齊家滿口子的變化,也是由巨流河開始。齊世英輾轉加入了國民黨,成為骨幹黨員,抗日時期在北方當地下工作,內戰後在194911月才從重慶,坐最後一班飛機到台灣。1954年,被蔣介石因加電費問題開除出黨。1960年與雷震等,試圖組織中國民主黨不成功,雷震入獄,齊世英僥倖脫險,及後再也沒在政治舞台有甚麼動作。

  齊女士就是在這個家庭背景下長大的一名中國女性,也是一個自少體弱多病,僥倖逃過南京大屠殺,多次跟死亡距離不遠的羸弱女子。論背景,跟章詒和有點兒相似,兩者的父親都是為政治所害。章詒和寫《最後的貴族》,明顯用意是替父親章伯鈞開脫,也許章伯鈞是僅餘幾位沒有被平反的「右派」人士之一。但齊邦媛的筆觸,卻純是從文學出發,不談政治,沒有標榜歷史,也不以回憶錄作賣點,純粹抒發一名亂世兒女、烽火飛花下的民間情懷。政治事件和變化,像聞一多被槍殺、國民黨以非東北人熊式輝掌管東三省導致丟失,有提及但沒有深入評論,讓讀者從平實的文字中感受箇中氣息,滲滿一份很別緻的文藝味道。沒有以父親遭遇來作書本賣點的齊邦媛,平實的文筆,勾劃出一個個沉實的中國人,從大陸遷移台灣的經過,很是滄桑而且也非常值得欣賞。

  老實說,因著父親的背景,在抗日時期,不致在淪陷區捱生活,還能在重慶唸書,考上大學,齊邦媛的經歷,實在是非常不錯,但從中仍可以看到知識份子在戰時,繼續拚命學習,力圖以知識救國的艱辛。九十年代,自己多次到重慶出差,上清寺、沙坪壩、嘉陵江,是經常到的地方。讀到齊邦媛筆下描寫抗戰時期的重慶,實在有一種很特別的感覺。

  齊邦媛在書中側面描述的純真初戀,也很觸動人心。十四歲時的離別,沒有擁抱,沒有拖手,靠著書信往來,試圖移居危險的昆明戰區,抗戰勝利前的殉職,六十多年後到南京石碑前弔祭,都教人感受到,張大飛這三字,是齊邦媛心中的一道重量。是不是愛,算不算愛,積壓著六十多年的情懷,讀者還是有緣地從文字中獲得分享。

  而抗戰勝利後移居台灣,相夫教子之餘,也投身台灣的教育事業,由中學老師到大學系主任,努力建設台灣文學,點點滴滴,充份展示一份文人的氣質。特別是齊邦媛描寫在台中的十多年純樸生活,很小康,很完美,也是戰火連年、大江大海下的一種難得安逸,讓人感受到平凡就是福。對比相同時期,大陸經歷文革,齊邦媛的恩師朱光潛被送往牛棚學習,處境倒是十分淒涼。幾十年後校友的重逢和死別,見證了中國民間斷裂的哀傷,教人沉痛。這份民間情懷,遠比弔詭的政治博弈和政治評語,來得更具感染力。

  齊邦媛以台南啞口海來對應巨流河,替自己的一生作一個總結,甚有蘇東坡被謫到海南島天涯海角的味道,也是一種很富文藝味道的演繹。

  「我到大連去是要由故鄉的海岸,看流往台灣的大海。連續兩天,我一個人去海邊公園的石階上坐著,望著渤海流入黃海,再流進東海,融入浩瀚的太平洋,兩千多公里航行到台灣。繞過全島到南端的鵝鑾鼻,燈塔下面數里即是啞口海,海灣湛藍,靜美,據說風浪到此音滅聲消。

  是似輕還重的文字,一段知識份子的聲音,也是幾十年文學修養的果實。喜歡文藝味道的讀者,這部《巨流河》,實在不應錯過,也一定不會令你失望,在此順祝齊女士無憂地享受她在台灣的人生。



不論從簡體字或繁體字的版本,讀者還是可以從《巨流河》進入齊邦媛的文字世界,感受她平實細膩的文學味道。

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

如果我有一個天台

  我住的地方沒有露台,也沒有天台。

  但我十分嚮往這種跟大自然接觸的空間,對身邊擁有露台和天台的友人,很是羡慕。如果我有一個天台,那怕只是坐在一張細小的籐椅,身體能夠直接享受風的溫柔、陽光的撫摸, 然後再配上一杯美味的飲品、一本精彩的小說,是一種輕鬆無比的舒坦。沒有牆,沒有窗,沒有了隔膜,心也會豁然開朗起來。

  天台讓主人享受帶有奢侈的閒適,開懷的火鍋聚餐,熱鬧非常的野火會,中秋節的賞月夜,讓家庭生活變得多元地寬闊。不用到餐館,吃千篇一律的飯菜,在天台剝剝花生,喝喝啤酒,侃侃地談一下葛優和舒淇的配搭,取笑一下雲加的固執,向大自然伸一個懶腰,深深吸一口新鮮度極高的空氣,是一種生活的提升,人生的昇華。沒有局促,沒有壓迫,沒有被囚禁的感覺,笑聲也更親切動聽。

  天台甚至可以是談情的地方。九十年代,梁家輝和葉玉卿主演過一齣《天台的月光》,是很有風格的小品電影。一個害羞的警察,一個失婚的婦人,在天台釋放出真摰的戀情,自然流暢。那份濃郁的都市小人物情懷,仍很讓人感動。這種才算是有香港氣息的生活。

  但今天香港人總是怪怪的,不同階層擁有天台和露台的主人,卻愛僭建地把它們封上,不願開放自己,接受新事物,強迫自已過著坐牢一樣的生活。得出來的,只是沒有陽光的角落,以及空調營造的室溫,看似陰涼愉快,但鬱結不爽。房子或許能多賣幾個錢,但尋不回丟失了的個性,多放幾雙不穿的皮鞋,保存十年不用的雜物,賺下虛榮感,卻得不到甚麼真實滿足感。他們把自己困在一個不開放的空間,拒絕溝通,也拒絕辨識大自然與社會的氣味。

  我不是攪僭建人士,弄不清也學不懂他們的思維。如果我有一個天台,我只會讓它注滿陽光和自然的社會氣味,這些都是久違了的東西。


《天台的月光》那份都市小人物情懷,才算是有香港氣息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