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

讓人失望的《情約一天》


  聽見身邊很多朋友,都說電影《情約一天》(One Day)非常感人好看。不少看後還直奔書局,買下David Nicholls的原著,再過其小說癮。聽了那麼多吸引的評語,興緻大起,惟有走入戲院, 一解戲癮。

  自己看電影,不會先看影評,對這齣《情約一天》的情節,之前並不知悉。看了十多分鐘後, 在我腦海閃起的,是十多年前梁家輝和袁詠儀主演的港產片《年年有今日》。梁和袁邂逅在六十年代的某一天,並發生了關係。梁其實已婚,但每年的那一天,還是跟袁私會,就算袁結婚後,也不例外。兩人的戀情,就是這樣模模糊糊地似斷還縫。直至雙方的婚姻起了變化,對感情的投放再三思考,才得出甚麼才是對戀人和婚姻伴侶的愛,前前後後經歷了30年的光景。

  因著《年年有今日》的緣故,自己對《情約一天》不是看得很投入,心感這個橋段,是來自一部中年港產片,不算完全創新,只是看電影的人,很多都忽略或忘記了。當然,這個籠統比較也不完全合適,《情約一天》中Emma Dexter 兩人的遭遇和情節,跟《年年有今日》的梁和袁,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之處,觸及的社會景象也很不一樣。我也不是說《情約一天》是一無是處,像令人陶醉的英國和法國古舊風味、 寫實的民間生活、Emma在逆境中的奮鬥、Dexter的自私跌宕,其實都算有一定特色。

  但故事最終的編排,是令人不能理解的。不是每齣愛情電影都需要大團圓結局,《年年有今日》不是大團圓結局,《麥迪遜之橋》也不是大團圓結局,但觸動人心、營造傷感和催淚彈,也需要一種讓觀眾感觸的淒美。直覺上, 《情約一天》想植入一種日韓電影的煽情,但坦白說,有心無力。看《向左愛向右愛》、《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》,會看得人很眼酸,但《情約一天》在這層面上,功夫無疑不足,畫面交代過快,至少沒能感動我。演員的輪廓不夠親切感,可能是原因,畢竟日本人和韓國人是黃皮膚的臉孔,對東亞地區的觀眾代入感更強烈。

  若果觀眾認為Emma Dexter 的互動發展,是帶出人們追求靡爛物質生活的精神貧乏,幸福生活其實不需要開蓬跑車,不需要社會名氣,不需要奢華,簡單生活便是一種美,這個訊息也傳遞得不甚清晰。也許是導演太貪心,所有想法都想包涵在電影內,結果是每一個環節都成了不足的地方。看得出佈陣,卻是太過平鋪,沒有神彩。想追求平淡的美,我更欣賞日本電影《花水木》那份詩意。同樣是講述一對戀人縈繞十多年的波瀾,《花水木》的意境和畫像吸引得多。也許近年對日韓電影有偏愛,對西片真的太嚴苛。

  《情約一天》只算是一齣配上日韓式煽情口味的《年年有今日》,最美的,是歐洲味濃的景色,其他地方缺憾太多,可賞性一般而已。

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

櫻花,你的名字是......



  在書局買下渡邊淳一的《櫻花樹下》,來自一份偶然。開懷地欣賞遍地盛放的櫻花樹,不用每年到禮賓府,以汗水灌溉那裡小小的盆栽,令人更心曠神怡,詩意盡起。但櫻花的美艷和姿態,還是遠遠比不上渡邊那股充滿爆炸力的文字。

  渡邊的情慾經典《失樂園》是一杖轟毀了社會道德底線的炸彈。讀者在毫無遮掩下,飽讀男女的屈澀和肉慾。拿起《櫻花樹下》之時,總不可能以為它是一部童話故事,或是像張敬軒那首含情脈脈、行為端正的情歌。但更沒有想到的,是渡邊可以把花的文學象徵,帶到一個那麼深遠的意境。

  翻查渡邊的作品,才發覺《櫻花樹下》比《失樂園》原來還要早幾年出版,實有點始料不及。《櫻花樹下》的文學氣息,故事角色間的矛盾,背景天氣和場境的配合,比《失樂園》更立體、更引人入勝、更成熟、而且更不倫,不像一部早期作品。《失樂園》說的,是一對中年已婚男女(久木和凜子),試圖擺脫刻板的婚姻和沉悶的都市規律,追尋肉慾的歡愉。他們傷害了各自的配偶,但到最後,他們還是選擇了離婚,尋求原諒,才延續不倫但著了火的戀愛,坦然一同走上人生最後一段激情之旅,既淒美感人,也極度震撼。

  在《櫻花樹下》出現的,不單是情況相似的男女主角(游佐和菊乃),還有菊乃的女兒涼子。游佐不照顧臥病在床的妻子而四處鬼混,菊乃不理會分居丈夫無言的期盼,涼子不顧親生母親的感受而跟母親的情人上床,在讀者來看,是更不倫的三角戀情。游佐不單丟下髮妻不顧,還同時貪婪菊乃的風情和涼子的柔嫩,這等賤男,坦白說,亦不配跟《失樂園》中,追求永恆真愛的久木相提並論。

  《櫻花樹下》的故事怎樣發展下去,不太重要,激情的文字亦應留待讀者,自行感受和想像,才是看渡邊小說的樂趣。小說值得欣賞的,是渡邊借了櫻花的狂艷,來表達一份不能自拔的自毀。渡邊在小說之初段,已經借游佐的說話,帶出了「櫻花樹下埋著屍體」的訊息。櫻花其實不是日本的國花,而是軍人之花,日本國花是代表高貴的菊花。火一樣美艷的櫻花開放時間很短,很快凋謝,她的美代表一種爆發出來的美,美得很短,但很燦爛,日本軍人很愛櫻花這份充滿特質的美。「櫻花樹下埋著屍體」是日本文學家用以表達武力的美只是外表,它埋葬著很多看不見的死亡,是一種對軍國主義的反思和批判。

  渡邊借用櫻花的潛意思,來形容男女之間性慾的燃燒,很具文學味道。當游佐被菊乃和涼子邀請賞櫻花的時候,悲劇註定會發生,而且一發不可收拾。他們不能自拔,沉醉在櫻花的美,不懂抽離。菊乃和涼子兩母女對游佐的爭逐,是失控,但也反映女性間,經常相互競爭的事實。櫻花樹下埋著屍體,終極的縱慾只會導向死亡,這是渡邊在小說開端時,已點出的主題。櫻花是漂亮,卻教人沉淪和自毀。渡邊本身是一名醫生,但寫小說的能力似乎更出眾。小說的情節,也揉合不少文藝的畫面,晴雪的天氣,山茶的擺設,折櫻的動作,都運用得很巧妙,滲出悠悠的詩意。

  《櫻花樹下》,讓你看見櫻花的美,櫻花的狂,櫻花的野。她的真確名字是甚麼,由你自行填上。

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

梁啟超與《王安石傳》



  梁啟超和王安石,兩個鬱鬱不得志的名字。

  梁啟超公元1873-1929)和王安石公元1021-1086),兩者皆與改革結下解不開的關連。梁啟超一生奉獻在改革,戊戌政變失敗後,他曾先後鼓吹共和政體和君主立憲。立憲失敗後,他支持袁世凱的共和,組織政黨,參與政事。袁後來稱帝,他毫不猶豫地反袁。及後在反溥儀復辟、護國戰爭、五四運動,梁啟超仍不斷在民間發出聲音。雖然在政治成績上,一事無成,梁啟超在紛亂的年代,不斷鑽研學問,比較中西文化,提出以國家為重的建議,這份知識份子的心跡,在今天功利的煙塵下,還是很值得欣賞。

  王安石比梁啟超幸運,因為背後有一位無條件支持他的宋神宗,令他的改革變法得以出現在北宋的政治舞台。可惜王安石的變法敵不過朝廷的派系爭鬥,宋神宗駕崩後,大部份變法內容被政敵司馬光廢掉,北宋政局打回原狀,其後更有徽欽二宗被俘的恥事。王安石更背負一身罵名,屈瑟於歷史被人誤解的一小角。

  很多人記起王安石,是他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,文筆鋒利。中學時期的課文《材論》,那句「錐之在囊,馬之在廄」,還深深在腦中。但他跟司馬光之間因變法而引起的路線鬥爭,由於不獲南宋朱熹的認同,令他漸漸演變成為政敵後人與及朱熹門徒們的戰靶,甚至徽欽二宗的被俘,也是王安石變法引起的禍。朱熹的理學,一直深深影響明清兩代的文人,兩朝士人對王安石的政治評價,自然也不會正面。王安石這口寃屈,一吞就是八百多年。

  梁啟超當年為王安石平反,長文論著寫下《王安石傳》,清室還未倒台。梁寫作的動機,一來出於知識份子的骨氣,接謙謙儒者蔡上翔的棒,在《王荊公年譜考略》之上,加上更直率的文字,替王安石爭回合理的歷史評價。二來也是一種「借古喻今」,暗嘆清室對列強侵襲,置於不理,只著意自身集團的利益,無視改革變法(君主立憲)的迫切性。但權貴載灃之流,對書生所噴之口水,自然不會重視。《王安石傳》最終只能成為一本流傳於世的歷史評傳,沒有帶來梁啟超所構想的政治價值。

  但好書不會被遺忘。解璽璋把梁啟超的《王安石傳》,譯寫為白話文,並加上若干評註,放回書店的書架上,讓二十一世紀的讀者,再有機會閱讀梁啟超甚具啟發性的文字。同時,也令人重新認識或更深入理解,王安石的政治理念和處世之道,與及變法改革的重要性。繼梁啟超之後, 解璽璋一百年後再來一次借古喻今,而且更是雙重程度的借古喻今:宋和清都倒在不願變革之下。

  《王安石傳》其實不單是一部替王安石翻案的著作,也是一部指導讀者怎樣去讀歷史的著作。梁啟超秉承《四庫全書提要》的論調,對《宋史》這部信史有很多批評,認為治史者沒有以持平的態度來對待史料,過於表彰古版迂腐的道德為宗旨,把不少似是而非、真實性成疑的材料也放在傳記內,愧對歷史人物。梁啟超在全書,提出了的考異共19 處,借不同種類的原始資料,指出《宋史》在材料的使用和篩選上,出現嚴重的矛盾和偏坦,根本難以自圓其說。

  像王安石被史書載下罷相一事,其實是王安石十分清楚進退的時刻,自行多次上書引退,令神宗不用被朝廷內黨爭之事所煩擾,是辭官,不是被罷官。史書又述神宗其後甚為厭惡王安石的態度,其實是神宗堅持執行王安石的變法到駕崩的一刻,對王安石離開京師後的隱居生活,也有照顧,世上有那個皇帝會這樣對待他厭惡之人?而曾跟王安石有意見相左的蘇軾,及後在自己的文章已明言認同王安石的見解,並跟罷官後的王安石有過從,但仍有後人以蘇軾之名偽書批評王安石,這些都為梁啟超所不齒。時至今日,到海南島海口時,還聽到流傳於當地蘇軾被王安石謫官的故事,可見傳說的威力,不會因時間的過去而減滅。查實蘇軾被貶官至海南島時,王安石已歸隱多年並辭世,又怎可能謫了蘇軾的官,真正謫了蘇軾官者是章惇。這等誣陷,到知識廣泛傳播的今天,還未停止,是非常可悲的現象。

  其實,梁啟超這種反覆思考歷史書可信性的態度,正是今天不少讀歷史的人,所缺乏的學養。歷史的編寫,是讓你去相信一些被設定的「史實」,只讀而不思考,稱不上是知識份子。孟子所言的盡信書不如無書,正是這個道理。王安石的變法在《宋史》被人刻意看扁,但若從今天的經濟學來衡量變法的意義,更可以肯定王安石的經濟學眼光,是何等的遠大,更勝不少現代西方的經濟專家。王安石認為朝廷應該採用恰當方式,爭取收入,解決財赤,同時提升和釋放民間的生產力,創造更多財富。政敵司馬光的見解,則是天下的財富和資源是有限的,朝庭出手參與市場運作,是歛財,等同與民爭利,不可為。孰對孰錯,今天應不難分辨。其實,司馬光也不是全錯的,只是與民爭利中的,應解作地主富商,不是低下的農民。

  當年王安石建議的青苗法與及市易法,皆是由朝廷出手幫助受富商欺凌的農民,是充滿社會主義味道的手段。青苗法表面是朝廷借款予農民賺息聚財,實際上是大幅降低了農民需向富商支付的利息,幫助民生;市易法的做法是朝廷干預商品市場活動,平衡物價,但實際上是阻止商人囤積居奇,從而保障農民利益。王安石這些改革變法皆是以民出發,只是同時也影響了既得利益者(主要是其他為官者和富商)的利益,被人痛罵,正常不過。但保守派罵人罵到人身攻擊,罵到誣陷王安石兒子王雱也是卑鄙小人,就過了火位,有失君子之風度。讀梁啟超的文筆,逐點反駁當年呂誨參王安石的十大罪項,更可以聯想到宋神宗每天看著這等無聊的奏折,是何等慘事。

  除經濟外,王安石的軍事安排、兵制、教育等,其實都有內容和措施,不是空談。像教育,王安石提倡朝廷應辦學校來培訓人才,不單純依賴士紳自學應試當官,這些在今天來看,不過爾爾,但王安石在幾百年前已能構思出來,絕不簡單。這等政治家,更不跟政敵爭風頭,鋪下人事大局後,自行辭官而去,不計較宰相的名份,是何等高尚的胸襟,更顯得那群事無大小,例必為政見不同而吵鬧一番的朝廷對手,無地自容。

  《王安石傳》內讓人感受到,口舌之爭的政爭,沒有為民帶來生活提升的可能。一位政治家真正要幹的,是落實需要改革變法的內容。梁啟超的文字,除帶出王安石燦爛和跌宕的遭遇外,還相當有深度地,評價宋神宗、司馬光、歐陽修、蘇軾、蔡京等人,替《宋史》解毒。今天的當政者和政客,若能有緣讀上,是民眾之福也。

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

拉三的激情

  上週六,一位朋友邀請我到一場拉赫曼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(普稱「拉三」)的音樂會。我是拉赫曼尼諾夫的樂迷,拉三更是當中的經典,這實在是一個很教人期待的邀約。

  以曲論曲,自己個人偏愛拉二多一點,那份美和純,令人完全沉醉。拉三的著名,在於它強烈的節奏感和戲劇化的感覺,三個樂章彷彿串連出一個小故事。電影《閃亮的風采》(英文名稱Shine)令拉三獲得更多觀眾認識,一個講述鋼琴家David Helfgott,夢想表演拉三的故事,或許具爭議性,但卻加深了人們對拉三的認識。

  拉三是有名的「大手掌」樂譜,不適合手掌細小的人演奏, 鋼琴演奏者也需要征服樂章內, 極高難度的琴鍵編排,一般男鋼琴家演奏較多,他們按琴鍵時也比較有力。拉三其實給人一種很陽剛的氣息,一段熟悉的小樂章,在整曲以不同變化反覆出現,引領出聽者不同的情緒,有憂鬱,有激昂,有文靜,有振奮,走遍人生不同階段,樂章最終在情緒的最高點結束,讓人充滿盡興的回味。

  那晚的鋼琴演奏者,是來自馬其頓的Simon Trpečski。恰巧那一晚,我坐在一個之前從未試過的坐位,前排第二行右側。鋼琴家Trpečski的容貌,可看得一清二楚,但手指出神入化的表現,卻因角度關係,無緣欣賞得到。現場感受拉三的震撼,不是第一次,但當晚Trpečski所帶出的激情,卻是之前的錄音和經驗,從未感受過。Trpečski的按鍵力量雄渾,一滴滴的汗珠,從額頭向下巴留著,禮服的領子,全是激情剩下的汗水,近距離觀眾所能感覺的,是音樂家其實是一名運動員,心力與體力缺一不可。當年蕭邦便因身體羸弱,按琴鍵力量不足,不適合場地太大的音樂廳,十分可惜。Trpečski為全場觀眾,帶來一場精彩的拉三表演。

  激情過後,返回現實,也許有很大的疏離和陌生。但作為一個樂迷,能有激情悅耳的樂章陪伴,已是值得懷念的享受。離場之時,順道買下Trpečski拉二和拉三的錄音 CD ,伴奏的是皇家利物浦交響樂團。也希望Trpečski的拉二,帶給我另一層次的享受。


離場之時,順道買下Trpečski(右面那位)拉二和拉三的錄音 CD 。

范太的告白


  翻看一下自己寫過的網誌文章,《我撐梁振英》剛好寫在九個月之前。當時梁振英的民望不足,遠遠落後於唐英年,今天兩者已差距不大。而從跡象看,兩位皆無退意,更精彩的特首選舉戰博弈,看來快將正面激烈展開。

  在《我撐梁振英》內,我支持的,其實是反官商勾結,反對僵化的官僚,反對向商界一邊倒,梁振英是一份象徵。幾個月後的今天,唐英年的支持者逐漸曝光後,梁振英的民望反而持續上升,就足以清楚說明,坊間究竟有多重視和認同這批挺唐者。不點名批評人家抽水的曾蔭權,退而不下的技癢者田北俊,事事帶著領袖口脗的陳永祺,一面倒給予讚揚的眾個商會,明顯皆不是唐英年能夠依靠的賣點,相反更是一道道蜘蛛女之吻。其實,認真留意一下眾個商會,對林瑞麟的遞補機制方案,都能全面支持,便可以清楚理解商會人士的腦袋頻度,究竟停在那個位置。商會人士的觀點和選擇,經常與民意明顯相違,這點連我也看得到,只有唐英年選擇視而不見。

  梁振英能夠爭取到坊間的支持,說到底不外乎是一個「變」字。曾蔭權配唐英年的政績,實如水晶般清徹見底,騙不了誰。唐英年還希望倚賴龜兔賽跑的差異,以為有老本可吃,把特首名字的三個中文字換一下,其他蕭規曹隨,便能大功告成,是完全不理解民間求變的聲音。加上唐英年接連口不慎言,缺乏領袖的風範,皆可謂令巿民望而生怕。

  民望一日一日下滑,論到范太出來幫手喊陣,不是出奇的事,這亦可能是唐英年最後一張皇牌。但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,范太的聲望和支持,不是銀行的戶口結餘,可以輕易過戶。范太的支持,不少來自婦女們對她那份堅毅的欣賞,這些沒有過戶予唐英年的空間。如果范太的喊陣,也對唐英年的支持度沒有明顯幫助,恐怕唐英年手上沒有甚麼更好的牌子可出了。若果他日真的有機會看到他跟梁振英同場辯論,戰況估計會與曾蔭權大戰余若薇十分相似。

  而我對范太的出手喊陣,有點失望。不是她不可持有甚麼政治立場,而是她的言論,根本配不上「詞能達意」,而且充滿朋黨的味道。既然提出領袖應該「帶領港人創新階段」、「需接受批評反思」、「詞能達意」、「多餘說話應少講」,結論卻是支持唐英年,真的令人摸不著頭腦。政治乃眾人之事,公眾利益為重,不以私交為前提。范太提出的條件,似乎更像支持梁振英才對。以這些為客觀條件,竟可得出支持唐英年的結論,不禁令人質疑香港的政治人物,議政能力究竟有多強,判斷能力究竟有多客觀。即如范太,為支持政治盟友,也交出這樣的見解,委實可悲。而從另一角度看,挺唐者也因近日民調的變化,有點亂了陣腳,心思也不夠細密,詞窮兼理屈。

  作為市民,我希望見到的,其實是真正路線和方向的辯論,而不是朋黨式的擁護。香港已經沒有磋跎歲月的空間。


范太提出當特首的客觀條件,看不出唐英年有對號入座的本錢。(相片來源:維基百科)

2011年9月8日 星期四

《如花似蝶》:愛情與政治的忠貞



  《如花似蝶》,一個很漂亮的電影名字。

  選擇觀看的原因,是男主角曹承佑。曹承佑是個外表平凡的韓國男演員,個子不高,樣子帶點傻氣,嘴裡有爆牙,完全沒有外表俊俏的特質,但卻是性格演員。一齣《我的馬拉松》,令人深深記得他出眾的演技。一個比鄭則仕演《何必有我》還要超幾班的演員,把一名自閉青年的神髓倒模出來,沒有絲毫造作,是近乎完美的演出。曹承佑特別之處,是他拍片不多,但每齣皆是完全不同的角色,古裝片《春香傳》的狀元公子、《分屍》的變態殺手、《假如愛有天意》的戇直學生,《我的馬拉松》的自閉青年,並沒有角色重複。在這齣古裝片《如花似蝶》中,曹承佑飾演的,是一名對皇后痴心一片,勇敢非常的宮廷侍衛。

  電影的背景,是韓國十九世紀末期,朝鮮皇朝明成皇后的年代。文根英和李美妍演的電視劇《明成皇后》,集數太多,沒有追看。但這齣《如花似蝶》還是把韓國一代國母明成皇后閔茲(秀愛飾),在宮中被日本人刺殺而壯烈殉國的悲傷與燦爛,帶給觀眾,讓人感動。看罷電影後,我即時想起的,是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時,退避敵軍而窩囊出走西安的場面,實在難看到極。明成皇后跟一眾宮女,面對武力進襲,仍然選擇不出走宮廷,帶著尊嚴就義,這才是為政者真正的高尚,完美得如花似蝶般漂亮,生命雖短暫,卻帶著永恆的燦爛。

  不能說這部《如花似蝶》是經典之作,但卻有一種很令人心酸的感動。韓國電影常常出現的純愛、煽情、儒風、血腥,都同時出現在電影裡面,感覺有點不一致,但不突兀。曹承佑對秀愛的單戀,無條件保護,不尋求回報,是一種女性每天等待的浪漫。秀愛對曹承佑那種因階級而不能宣之於口的感激,也很高尚。曹承佑為所愛,秀愛為國聲,雙雙帶著短暫而漂亮的燦爛,走完人生的道路,是真正達到如花似蝶的境地,電影取名取得很美。曹承佑的演出,未算是巔峰之作。但若果每次都與《我的馬拉松》相比,也不公平。等待他的突破,恐怕還要再給他一些時間。秀愛的古裝扮相不俗,演來也有好感。只是一些以愛美為前提的觀眾,秀愛被刺的一幕,或許會令你看得不舒服,因為真的拍得很迫真。

  導演金永均把愛情和政治所留下的貞忠,描繪得很動人、很淒美,也對這份忠誠注滿讚賞和尊敬。現代人對愛情、對政治,沒有甚麼忠貞可言,說變就變。更換伴侶,轉換立場,像是一種文化,也沒有太多人懂得欣賞擇善固執的美。韓國電影的內涵,一直被忽視,十年前林澤權的《醉畫仙》,已拍出了生的意義和死的漂亮,是一部獲歐洲讚賞的經典之作。這部《如花似蝶》論水平還未到達《醉畫仙》的層次,但明顯較通俗易看,觀眾較易受感染而感動,也應該不會令你失望。
  

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

暴力的背後


  一年前,香港導演吳宇森在威尼斯電影節,獲得終生成就獎。吳宇森的電影風格,被譽為美學暴力,把暴力漂亮化、俠義化。

  一年後,社會再看暴力時,有更高層次的焦點。高技巧的文人陳雲,視理性的暴力為「勇武」,解作以非文筆方式,來協助到達「智」和「仁」的境地。只要是正義,「勇武」都是合理的。像譚嗣同部署殺掉慈禧,汪精衛暗殺攝政王載灃,辛亥革命的武裝形式政變,都是可以接受,歷史書的基調也大致如此。

  若果以這條界線來作主軸,今天去討論和思考香港是否一個暴力之城,會是一個錯誤的命題。暴力只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合理手段,真實的議題應該是,有沒有使用暴力(或所謂「勇武」)的理由和必要。湯伐紂,陳勝、吳廣伐秦,朱元璋伐元,革命黨伐清,都夾含一份天命感,因為政權潰爛不堪,到達不亡沒天理的地步。對於激進派中人,暴力是一種歷史有可能最終承認的方法,只要你在鬥爭勝了,歷史便會由你去寫,暴力自然只是一個過程,不算得甚麼。

  這種天命感,說得很漂亮,也站在道德的高地。但問題隨之來了,需要動用「勇武」的政權,是否算是到達潰爛不堪的地步,不是在今天由幾個人說了算數,而是需要由歷史來作決定。我不會說鼓動「勇武」不對,但參與者需要接受他們正在進行一場高層次的政治賭博。把政權包裝為「不亡沒天理」,動之「勇武」,是策略。但若果大部份人不認同,「勇武」對象已到達「不亡沒天理」的地步,這場賭博便算是失敗。參與者便需要有勇氣承擔後果,像譚嗣同,他的行動早了十來年,清室氣數未盡,結果只有慷慨就義。有賭有賠,童叟不欺。

  而當大家相信香港進入選舉政治的時候,不論是否已臻完善的境地,路還是有再前進的空間。批評當政者,鞭策從政者,是改良派中人每天應該做的工作。暴力不一定是一個合適的手段,當中應該有更值得考慮的方法。而我相信大部份香港人,還會接受慢慢走的非暴力選擇。當年沙士的七一,怨氣重極,也未出現「勇武」人士。今天以此為注碼,收回本利的機會,恐怕不大。

  而大家也可能對吳宇森電影,那道俠骨仁心、不屈服於強權、尋求正義的濃烈味道,過度投入,欣賞了暴力的美。但吳宇森其實喜用白鴿、小孩、失去親人的淚水,來平衡和襯托畫面,以藝術和美感,來帶出反暴力的訊息。香港人讚揚吳宇森的成就之餘,更應看懂講述暴力背後的含意。暴力縱有美感,反暴力其實更符合人文精神。